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,可以分为 3 个层面。第一个层面是 what 层面,也就是事情的表象,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情;第二个层面是 how 层面,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;第三个层面是 why 层面,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。
我们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,是从 what 的角度出发的,很少有人能够从 how 的角度去思考问题。而能够深入到 why 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,就少之又少了。
互联网人有 35 岁焦虑的一个导致原因就是,在平时工作中,总是被动的去接收一个开发任务。客户有一个需求,通知上层领导,上层领导再通知给基层员工。很少会有人问:“客户在什么场景下需要这个功能?”,“为什么这个功能是必须的,有没有替代性方案?”。
当深入思考 why 的时候,整个视角便从一个随意被替代的开发者角度,真正地升维到了一个工程师的角度。
这样子就能避免一个产品开发中一个很大的问题,即方案到手就开始做,最终无法中途停止,最终导致大量人力浪费的场景。有了对 why 的思考,就可以对任务本身产生更好地理解,才能运用 《精益创业》中的 MVP 思想,对任务进度进行更好的把控。
根据《好好学习》中的 以慢为快 思想,在平时接收任务时,不如先花点时间思考一下 why,尝试和客户沟通,去理解需求本身为何而产生。